红楼梦醒 —— 096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看书
闲言少叙。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他曾有几首即事诗,虽不算好,却倒是真情真景,略记几首云:
(资料图片)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睡未成。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因这几首诗,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再有一等轻浮子弟,爱上那风骚妖艳之句,也写在扇头壁上,不时吟哦赏赞。因此竟有人来寻诗觅字,倩画求题的。宝玉亦发得了意,镇日家作这些外务。
这四首诗,围绕“枕,梦,衾,睡,眠”。贾宝玉的生活和那个“大哥只在床上坐”的贾珠越来越像了。
此时贾家风头正盛,贾宝玉又是国舅爷,趋炎附势之徒“寻诗觅字,倩画求题”并不奇怪。
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嘻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只在外头鬼混,却又痴痴的。
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左思右想,皆是宝玉顽烦了的,不能开心,惟有这件,宝玉不曾看见过。想毕,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①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茗烟嘱咐他不可拿进园去,“若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宝玉那里舍的不拿进园去,踟蹰再三,单把那文理细密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自己密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在外面书房里。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②,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③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④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⑤”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⑥”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⑦”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⑧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鑞枪头’。⑨”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① 茗烟深知宝玉心思,伏后文祭奠金钏。小厮专以此等讨好公子主子,以后再大些就要带着主子逛青楼眠花宿柳了。
② 《会真记》一般认为是《莺莺传》,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篇传奇。这篇传奇讲述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故事。以现代标准看,书中带有淫秽内容。
③ “葬花”是林黛玉创造的活动。并没有“花锄,花囊,花帚”这样的专用工具,就是锄头和笤帚,宝玉闲极无聊偷看闲书,黛玉闲极触景生情埋花瓣,地点大致相同,足见二人心意相通。
黛玉葬花日为“三月中浣”,有观点认为是暗示哀悼自缢于三月十九日的崇祯帝。“桃花落”暗示华夏蒙难。桃花花期正是此时段,作者是否有此意存疑。
④ 《会真记》是古文传奇故事,不分几出的,同样题材的《西厢记》是分出的,但《西厢记》是喜剧大团圆结局。作者刻意写《会真记》是以书中情节暗示黛玉的悲剧结局和宝玉“始乱终弃”后来迎娶薛宝钗。
⑤ 这是宝玉自比张生,将黛玉比作崔莺莺,是大胆的宣示要和黛玉建立情侣关系。
⑥ 对于这种轻浮言语,大家小姐是必然要生气的。
⑦ 宝玉这个誓言,仍是愿与黛玉亲厚的意思。说黛玉是一品夫人,暗指黛玉没有嫁给自己而是嫁给了地位更高的王公贵族。
⑧ 黛玉说出实话所谓去告状是“唬的”,这等于接受了宝玉的玩笑。
⑨ 黛玉这句相当大胆,是说宝玉中看不中用没胆量行动。作为男方,贾宝玉应当主动设法确立、宣示两人的关系或者促成二人订婚。贾宝玉或向贾母表示,或向王夫人、贾政表示,哪怕是通过黛玉的老师贾雨村表达也可以。“十二三岁的公子”做这种事年龄略小,但不算过分。
“银样鑞枪头”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原文如下:
[旦见夫人科][夫人云]莺莺,我怎生抬举你来,今日做这等的勾当;则是我的孽障,待怨谁的是!我待经官来,辱没了你父亲,这等不是俺相国人家的勾当。罢罢罢!谁似俺养女的不长进!红娘,书房里唤将那禽兽来![红唤末科][末云]小娘子唤小生做甚么?[红云]你的事发了也,如今夫人唤你来,将小姐配与你哩。小姐先招了也,你过去。[末云]小生徨恐,如何见老夫人?当初在谁在老夫人行说来?[红云]休佯小心,过去便了。
[幺篇]既然漏怎干休?是我相投首。俺家里陪酒陪茶倒挼就。你休愁,何须约定通媒媾?我弃了部署不收,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臘枪头。
这一段二人通过读《会真记》使关系更进一步,宝玉之示爱草率而简单,黛玉对宝玉的激将法却不知道宝玉能明白几分。